74年前,当战火在鸭绿江边燃起,一群无畏的勇士毅然奔赴战场,他们用血肉之躯,在冰天雪地与枪林弹雨中,书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,凝聚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!11月28日,第11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,29日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安葬仪式。沁园书院第三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一直在“寻、研、讲”模式下沿着历史的脉络,去探寻、去感悟、去传承这永不磨灭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,向那些最可爱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缅怀!
(一) 寻迹:探寻红色遗址,聆听战斗故事
国庆期间,入党积极分子潘一鑫来到丹东“抗美援朝纪念馆”参观学习,馆内一幅幅泛黄的照片、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仿佛将时光瞬间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。潘一鑫同学细览历史文物与影像资料,聆听英雄事迹讲解,铭记志愿军战士壮举。

(图一 入党积极分子潘一鑫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)
11月23日,党员代表们一同前往看望抗美援朝老战士裴登顺同志,聆听英雄讲述当年的革命战斗故事。
裴登顺同志于1932年出生,1947年入伍参军,1951年入朝作战,任连队指导员,在夏季反击战役中负伤,肺部弹片至今无法取出!当同学问道最后一次大战开始前您在想什么,裴登顺同志这样回答:上战场基本上都是带头往前冲,不想那么多后事。在场的党员同志深刻感受到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,是多少前辈付出牺牲与鲜血换来的!

(图二 学生党员代表看望抗美援朝老兵)
(二)研史:研读红色经典,致敬英烈忠魂
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,党支部成立了8组读书小组,共64人一起研读了一系列与抗美援朝相关的书籍。从《抗美援朝战争史》到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,每一本书都如同一扇窗,让我们得以窥见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。在社区宿舍的集体研讨中,每位成员积极发言,共同从历史中汲取力量,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。


(图三 图四 红色经典“进寝室”)
11月28日,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共92人,线上+线下同时观看了“第十一批迎回在韩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”的视频画面,画面中的每一幕都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心弦。当战士们的遗骸被缓缓抬出,覆盖着鲜艳的五星红旗,那一刻,时间仿佛凝固,空气中弥漫着庄重与哀思。支部书记贾晟对学生党员们说道:“这些英烈,年纪和大家都相仿,为了国家的和平与安宁,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,这对于我们当代的学生党员是最好的教育”。


(图五 图六 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线上+线下观看抗美援朝烈士遗骸回国视频画面)
(三)宣讲:党建带动团建,传递伟大精神
为了将抗美援朝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同学,沁园书院第三学生党支部积极带动下属各团支部,组织了多场宣讲活动。在一些系列宣讲活动中,党支部的成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情感,向团支部的同学们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和感人瞬间,使这段历史不仅停留在书本上,更生动地融入我们的生活。

(图七 党支部向各团支部开展抗美援朝精神宣讲活动)
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,拼来了山河无恙、家国安宁;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、历久弥新。今天,新时代党的接班人,必将接过时代的接力棒,铭记历史,不忘先烈们的牺牲与奉献,传承他们英勇无畏、坚韧不拔的精神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!
文字来源|潘一鑫 陈昱静
图片来源|第三学生党支部
指导老师|贾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