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实践|追寻红色足迹,传承红色基因

发布者:王琳钰发布时间:2018-09-26浏览次数:1683

红日初升,其道大光。河出伏流,一泻汪洋。

中国人的红色情结早已融入血脉,红色代表革命,传承着奉献与牺牲精神。红军、红都,南湖的红船、井冈的红旗,革命人挥洒热血,写下历史难忘的一笔。抗战的烽火可以摧毁无数百丈高楼,但从未摧毁中华儿女的斗志,革命人铸就的铁血城墙依旧崇岭古松般屹立,雨花台的明灯亦永不会灭。

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

    7.8日上午,我们一行11人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。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门外,暑气蒸腾,远方云霭低沉,压抑的沉重覆盖整座城池。从正门而进,灰色的基调构成了生与死的悲壮凄凉。祭奠广场上,可见刻有遇难者300000”的石壁,沿着广场看到许多雕塑,尽述百姓逃亡中刻骨的悲痛。石座上刻满日军的罪行,纵火、抢劫、强奸、活埋......进入馆内,有遇难者名单墙、赎罪碑,以及陈列遇难者遗骨的万人坑     

便用昔日的沸腾热血,铸就今日的傲骨铮铮。长江边的枪声、城墙下的刺刀,刀剑杀戮占据了半个纷乱不休的时代,多少次的生死一线。八十一年的峥嵘岁月,难以抚平的无力和悲苦,心酸与无奈。这是无数人挥之不去的噩梦,生者悲戚恸哭,死者魂归何方?这场硝烟弥漫的浩劫,给多少人的余生笼罩上挥之不去的阴影。

而革命人用鲜血诠释:跳梁者,虽强必戮。犯我中华者,虽远必诛。

 我们能做的,正如《人民日报》所写:让白骨可以入睡,让冤魂能够安眠,把屠刀化铸警钟,把逝名刻作史鉴。勿忘国耻,振兴中华 !

【遵义会址】

7.9日,我们来到贵州遵义。

遵义会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,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遵义,在二楼小客厅里展开了遵义会议。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。在这幢坐北朝南的小楼里,住过彭德怀、杨尚昆以及其他参谋人员。从外地赶来参加遵义会议的刘少奇、李卓然、彭德怀、杨尚昆,在会址楼下的房间用木板临时搭铺歇宿,也按原状陈列。

红军长征途中,无论是飞夺泸定桥、过雪山草地的顽强坚韧,还是四渡赤水河、巧渡金沙江的智谋韬略,红军绝地求生的毅力和果敢挥洒地淋漓尽致。

【遵义会议纪念馆】

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东侧,是为纪念遵义会议而筹建的。纪念馆内陈列了许多战时的枪械器具,以及复原了当时房屋内部陈设。我们跟着讲解员来到大厅,大厅内陈列着长征途中的枪支、书信以及当地百姓在木板上写下的对红军的感激。

    走上二楼,可以看到大屏幕上播放的毛主席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行军方向,以及战时的地图。帮助我们更系统地理解四渡赤水时的用兵之妙,不禁感叹红军的智慧和魄力。

    再往前走,我们看到了关于长征时期领导人的介绍,也见证了毛主席逐步成为党中央领导核心的过程。红军在艰苦斗争中不断反思追溯过去,走向了正确的道路。

【红军总政治部】【苏维埃中央银行】

 我们还参观了红军总政治部和苏维埃中央银行,感受到工农红军的智慧。

     八十一年前,冗长的暗夜,空荡的街道,瑟索的晚风,笼罩无尽的恐慌。

 八十一年后,欲晓的黎明,繁华的路口,彩彻的曙光,燃烧绵长的希冀。

     过往种种艰难险阻,都告诉我们和平的来之不易,时时刻刻提醒子孙后代不要忘了我们的来路。

 铭记历史,并非要记住仇恨,那是庸人自扰,我们要永远敲响警钟,勿忘国耻,振兴中华。